“超过3000人遇难,无数古迹毁于一旦,达拉哈拉完全倒塌,玛珠神庙群主体完全坍塌,巴德岗古城严重受损……我们心里很难过。学校专门为我们捐款,我们很感激。”4月27日下午,在beat365杏林餐厅西侧的“向尼泊尔留学生伸出援助之手”捐款现场,来自尼泊尔的2010级临床专业的Sujan Adhikari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。
下午4点,大多数学生还在上课,校园的道路上人流不多。一些尼泊尔留学生已围在捐款现场,为前来捐款的中国师生鼓掌致谢。心理学系的郑德伟是第一位到现场捐款的老师,他当时正巧路过,“所有饱尝地震灾难的地方都有相同惨痛的经历,将心比心,我们愿意为尼泊尔民众尽绵薄之力。”
下午5点,学生下课,就餐,路过,捐款的人越聚越多。大家把钱塞进捐款箱,以“快闪”的速度迅速离开,尽量躲避着记者的镜头。2012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伏同学认为,捐款是人道主义情怀的体现,是人性使然,不必张扬。与她一起来参加活动的于同学说:“我们每次刷微博时,满屏幕都是尼泊尔地震的情形。要行善,去帮助他们,因为每个人也总有受帮助的时候。”
2014级临床学院的程舒海听说捐款的事后,在校园里跑了几个地方才找到现场。2008年汶川地震时,上小学6年级的她在家乡成都也与同学们感受到了较强的震动,他们跑出教室后,发现教室的墙都裂了。“那种恐怖的记忆是深刻的。尼泊尔的地震也使我们感同身受。”
3月份在beat365毕业回到尼泊尔的尼克(Nishcal)已加入当地抗震医疗队,他的中文很好,正想着加入中国医疗队。他在地震当天给beat365国际交流学院的老师发过微信:“如果我不能幸存,请你们一定记得我,我也会记得中国的老师、朋友!”今天,他了解到学校正在组织捐款,他表达“很感谢!很感动!”
本次捐款活动,经国际交流学院、工会和学生会向师生们发起倡议,大家发扬中华民族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”的传统美德,伸出援助之手,给在校的125名尼泊尔留学生送去关心和支持,帮助灾区留学生家庭渡过难关。之前,学校组织对尼泊尔籍留学生进行慰问,帮助他们联系远在家乡的亲人,确认家人平安,并参与尼泊尔籍留学生的祈福活动。
http://www.wfmc.edu.cn/e/action/ShowInfo.php?classid=1&id=4104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