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帮助学生探索自我,提升共情能力与心理素养,科学应对成长挑战,赋能职业成长,近日,康复医学院邀请心理学院张雯博士举办了一场以“气质类型与心理调节”为主题的心理知识专题讲座,全体2025级新生参加。
活动伊始,张雯以生活案例为引,生动阐释了气质的定义,并系统介绍了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四大气质类型——胆汁质、多血质、粘液质与抑郁质。她通过对比不同气质类型的行为特点,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,增强对他人的包容与理解。在讲座核心环节,张雯采用“案例解析+现场自测”的互动模式,将抽象理论具象化为可操作的实践工具。她结合康复专业学生未来可能面临的沟通情境,分析不同气质类型在人际互动中的潜在优势;同时,通过简易问卷帮助学生快速识别自身气质倾向,实现“理论认知”与“自我觉察”的双向贯通。张雯强调,“气质本身并无优劣,关键在于觉察与调节”,并针对不同气质提出具体建议,如引导胆汁质同学加强时间管理以缓释冲动,鼓励抑郁质同学善用反思能力提升共情力,为未来从事康复工作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。整场讲座气氛热烈,互动频繁,在新生群体中引发广泛共鸣。不少学生表示,讲座不仅缓解了入学初期的迷茫与焦虑,更让他们掌握了将个人气质特质转化为职业优势的方法,为其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发展注入“心”能量,
本次心理宣讲是康复医学院“心理育人”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进心理沙龙、团体辅导等多元化主题活动,进一步融合心理学与康复专业教育,助力学生在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中实现双向赋能,行稳致远。







